弘扬“西迁精神”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gxq926 2021-11-24 524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初冬时节,西安交通大学梧桐大道,金黄的树叶翩然而落。一株株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正是60多年前交大西迁时自南方运来栽下的。当年手腕粗的小树苗,如今已是参天大树。

上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迁至西安,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远处的交大西迁博物馆内,2000余件展品、图片,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老教授的联名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点赞。

2020年4月22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1956年8月10日,上海徐家汇车站。上千名交大教职工、家属和学生带着行李,冒着酷暑,挥别上海,登上了开往西安的专列。

交大西迁博物馆里,一张薄薄的乘车证,记录了师生们走过的长路。乘车证的左上角是高楼和书桌的图案,右下角是一辆疾驰的列车。上方的一行字格外引人注目:“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这10个字,鲜明地揭示了西迁的主题。

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内外形势和新中国高等教育、工业建设布局等方面考虑,作出了交通大学迁往西安的决定。从沿海都市前往西北内陆,充分了解西迁的意义后,交大师生义无反顾背起行囊。

“当时,包括交通大学在内的一大批单位内迁,是事关全局的一项重大决策,目的是将先进科技和优秀人才汇聚到西部地区,服务工业建设,完善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格局。”西安交通大学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管史瑞琼说。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祖国每一块土地都是我们安家的地方。我们全班30位同学向党宣誓:我们不但要安心愉快地迁往西安,而且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强的意志向科学堡垒进军!”这封交大电制56班全体同学致时任校长彭康的信,充分体现了青年们投身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热情和决心。

回忆那段岁月,许多亲历者依然心潮澎湃。“当时国家一声号召,我们觉得这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就背上行囊,满腔热血一头扎进来了,一扎就是一辈子。”西迁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史维祥回忆道。今年87岁的胡奈赛教授说:“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国家培养了我们,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这很光荣。”

据介绍,在交通大学西迁历程中,学校党委领导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领导作用,交大1956年第二届党委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西安。一大批教师、学者发挥带头作用,1956年交大在册的教师中,迁到西安的有537人,占总数的70%以上。在老师的率先垂范下,学生们也一起迁往西安。

“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西北建设,铸就了伟大的‘西迁精神’。”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表示,“西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情怀的真实写照。

“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

在交大西迁的历程中,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筑成了“西迁精神”的丰碑。

广大西迁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坚决拥护党的决定,无怨无悔扎根西部,展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我们在火车上唱着《歌唱祖国》,来到西安!”今年89岁的卢烈英教授回忆,当年,交大校园里流传着几句感人至深的话:“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在他看来,西迁的顺利,源自师生胸中澎湃的爱国情怀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卢烈英记得,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的钟兆琳教授,迁校时已50多岁,他安顿好常年卧病在床的爱人,踊跃报名、带头西迁。钟兆琳曾说:“我们要到西安办校扎根,献身于开发共和国的西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支援西北,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希望大家克服困难负起责任来!”这种表率作用,鼓舞、激励了许多师生。

西迁队伍中最年轻的教授陈学俊,与夫人毅然将位于上海牯岭路的房子交给上海市房管部门,带着4个年幼的孩子来到西安。“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黄土地,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陈学俊坚定地说。

交大西迁后,广大师生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北建设起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展现了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

当年,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用水紧张,洗脸水得到工地上去端;冬天,教室仅靠一个小炉子取暖……尽管如此,师生们却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大家心里想的只有一条,就是发扬老交大传统,在教学上切实保证高质量。”今年86岁的马知恩教授回忆,交大一批老教授不仅学术拔尖,还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对教学热情投入、尽心尽力。“在师长们的带领下,我们这批当年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慢慢成长起来,也用‘西迁精神’带动后来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迁精神”影响了一代代交大人。据介绍,西迁65年来,西安交大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人才,2020年在中西部工作的毕业生达55%以上,为国家的西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西迁是艰苦的,但艰辛的磨砺、严峻的考验,恰恰成为西迁人搏击、攀登与创造的强大动力。师生员工们用汗水换来的,是事业的甘甜、精神的升华。他们以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无私地报效祖国人民,以崇高理想和满腔热血铸就了‘西迁精神’。”西安交通大学校史专家贾箭鸣说。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方向”

位于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的西迁广场,常有师生在此驻足凝望。一幅幅浮雕上,西迁历程仿佛就在昨天。

夜幕降临,“西行之履”雕塑上的脚印渐次点亮,如西行足迹一步一步向前,提醒广大师生,“西迁精神”要代代传承。

“交通大学许多西迁前辈已经长眠,当年西迁的年轻师生已步入耄耋之年,但‘西迁精神’迄今仍深深激励着广大师生员工。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是对‘西迁精神’的最好传承。”西迁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潘季经常向年轻学子讲述西迁经历。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成员邓瑞明说:“我们也要讲好西迁故事,并用实际行动为‘西迁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大力弘扬“西迁精神”,要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功绩。

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政课上,教师们邀请西迁老教授进课堂,将“西迁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实验室里,师生努力破解“卡脖子”难题,攻关重大科研项目;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研人才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助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安交大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吸引3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大学加盟……“西迁精神”的新传人,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方向,要让‘西迁精神’在团队中代代相传!”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领衔的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取得丰硕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安全优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我而言,‘西迁精神’意味着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将个人的科研理想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青年教师许领围绕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开展黄土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为黄土地区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党的事业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到哪里!”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库来西·依布拉音经常开展就业宣讲,引导学生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主动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许多高校毕业生在“西迁精神”感召下,前往乡村支教,或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为当地带来活力和希望。

如今,历久弥新的“西迁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建功立业新时代,为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12月,交大西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人们学习“西迁精神”、传承“西迁精神”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博物馆参观人数已达46万人次,网上展馆浏览量达60万次。厚厚的留言簿上留下了参观者的心声,陕西省丹凤县第一小学党支部的党员们写道:“‘西迁精神’激发了我们努力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西迁已成历史,前行永不止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大力弘扬“西迁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上一篇:多省份在一个潜伏期左右控制住疫情 本轮疫情防控积累了哪些经验?
下一篇:特稿:让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
最新回复 (0)
返回